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行為目標導向是達成教學目標的有利作法

.

  教師在擬定教學大綱時,教學目標是最重要的欄位之一,然而許多教師常用「了解」、「認識」、「增進」等動詞描述其自身的期望,例如「本課程目的在幫助學生了解企業管理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抽象動詞難以觀察或具體衡量。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乃是透過教師的單向講授,教師無法從聽講的學生獲得即時與豐富的學習回饋,唯有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教師才能夠透過觀察進行評估。這種觀察學生學習行為的教學目標稱為行為目標(behavior objective)。

.

以學生為中心

  過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往往只有個人的單向活動,沒有邀請學生的參與。學生上課幾乎與觀看教學錄影帶沒有甚麼差別。然而,學生的興趣、需求與個性各有差異,課堂間若沒有互動與回饋,學生的個別疑問或獨特的心得之回饋等需求無法獲得滿足,學生錯誤的想法也沒有機會被即時修正,師生之間的思考更無從交流。行為目標導向的教學法想要弭補教師單向教學的缺點。行為目標是教學目標的一種。行為目標陳述教師預期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單元之後所要達成的行為改變,這些行為改變可以透過觀察或測驗得知,例如透過「寫出」或「說出」學習之後的心得。對於較小的班級,教師可以透過「說出」立即進行評鑑與回饋。對於較大的班級,「寫出」或分組「說出」顯然是較好的方式。如果一個單元目標的達成效果不理想,教師可以立即實施補救教學。

.

行為目標的評鑑

  行為目標可區分為應用型(applicative)與轉用型(replica active)兩類。解聯立方程式的學習是典型的應用型行為目標,例如學生只要會應用所學到的解聯立方程式技能就可以達成教學目標。「轉用」則是指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轉用到其他的生活領域上。例如某些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存在,但是解題的原則與方法卻可以被轉用到日後所遭遇的問題上。有些行為目標效果的評鑑並不容易,例如某些科目之目的在培養學生的氣質,然而,氣質並非行為,只是一種傾向,沒有特定行為的伴隨,氣質的評鑑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在各種場合中進行一連串的觀察。教師為了評鑑行為目標,往往設計可供評估與觀察的教學活動。行為目標的教學方式有賴學生的參與,學生的活動或具體的行為才能讓教師加以觀察。

.

行為目標下的活動設計規準

  教學目標乃是多個單元目標的集合。教師根據每個教學單元的教學目的設計活動,活動設計若能考慮下列因素,將能提高活動的價值與效果:

1. 學生可以選擇學習的題目、資料、教學媒介。

2. 學習中擔任積極的角色,如發言、觀察、表演、模擬、操作。

3. 從事觀念之探求、現存問題之思考

4. 共同完成某些學習活動,學習運用個別的特長

5. 進行具有難度與風險的活動,展示周詳準備的重要性

6. 磨練學生創造力,培養創造力

7. 誘導學生應用或通曉一些有意義的規則或標準,培養規律概念

8. 參與個別計畫,發展個人差異

9. 讓學生可以表現自我

.

  行為目標之設立有助於提高教學目標的具體性,行為目標導向的教學活動則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活動更加生動活潑。教師可以透過活動的觀察,評估教學的效果。對於與預期差異的部分,可以即時進行補救教學,確保最終課程目標之達成。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文化基礎對教學活動的重大影響

.

教學是文化的一部份

  人的智性讓人能夠對自然環境的特性產生理解,以至於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參與對自然的經營。人對自然的經營所做的加工與改造形成了區域性的文化。人類學家泰勒(Edward Tylor)認為,文化或文明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它包含了知識、信念、藝術、法律、道德、習俗,以及任何由社會分子所獲致的能力及習性。人類所長期累積的文化有賴教學活動傳給後代。以語言為例,語言是文化的產物之一,語言必須依賴學習才能延續。教育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份,教育的體制、教材與設施都是人造物,受到文化的影響,也影響文化。教學是教育的一環,也是教育最重要的活動。

.

教學不是給予的活動

  教學往往被誤認為是給予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者在認知上必須有類化的活動才能有效學習。類化作用是學習者將新接受的經驗對已經具備的經驗產生類化,才能有效吸收新的經驗。將教學視為給予的活動,其實就是假設在「給」與「收」的過程中,給予的物件不必經過任何的改變就可以讓學生全然吸收。然而自然界的生物莫不與周遭的事物產生交互影響,教學活動深受社會文化的影響,知識在傳遞的過程中必定也受到文化的影響。一個人最初所接受的文化影響其對事物初期的想法(文化決定論),因此一個人對於教育的最初看法也受到其所浸淫的文化的影響。亦即,文化決定了教育的目的、內容、方式與制度。

.

文化指導教學目標之擬定

  文化指導教學目標之擬定。教學的目標可以區分為認知取向、情意取向、知能取向、行為取向。教師依據科目的特性、學校的特色、科系的屬性對這些取向訂定不同的權重,再針對個別的取向制定所期望的目標。權重的制定本身就受到文化的影響。以影像處理課程為例,藝術科系與資訊工程科系所分配的權重就有很大的差異。藝術科系可能偏重情意,資訊工程科系可能偏重知能。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必須先依照學校的使命、科系的目標與班級的文化特性擬定教學目標,才能確保文化的協調。例如普通大學與技職學院的使命不同,在權重的制定上自然有所差異。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西方文化可能影響東方文化、新科技的出現也可能改變文化、學校的轉型也可能改變學校的使命,當文化改變時,教育的目的、內容、方式與制度也可能跟著改變,教學目標自然也跟著改變。

.

文化影響教學的方式

  文化影響教學的方式。我國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上對下的關係,這是因為我國傳統文化重視權威,相對之下,我國的教師經常採用單向的講授方式。近年來,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國教師的形象也在緩慢調整中,過去權威的形象逐漸被亦師亦友的角色取代。西方教育重視個人的社會功能,強調分工合作、溝通、建立共識,因此大多採用社會化的教學法。另一方面,隨著地球村概念的發展,各國外籍學生人數逐漸增多,外籍學生與當地國的班級文化產生交互影響。外籍學生必須適應當地國對「好學生」的定義,當地國則嚐試包容外籍學生的習慣與想法。為了增進教學效果,教師有必要了解教學與文化的關係,才能以更開闊的思維接納不同的教學方式。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教師不得不知道的認知心理學

.

知識記憶的原理

  從認知心理學來看,教學是訊息處理的過程。教師若想要確保學習的效果,必須對訊息處理過程有所了解。人類的感官系統持續地大量感受外界的訊息,然而只有其中一小部分的訊息會被保留在短期記憶中,這些訊息的篩選乃是取決於個人的動機、期望與生理狀況。儲存於短期記憶內的訊息約十秒後就會消失,只有那些經過複習與整理的訊息才會進一步轉變為長期記憶。教師深入理解學生的動機、期望與生理狀況,有助於掌握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幫助學生複習與整理所獲取的知識則有助於學生對該知識建立長期記憶。

.

引導大腦為學習標的忙碌

  人類的訊息處理系統非常忙碌,對於突發事件也隨時保持警戒的狀態,然而大腦同時所能掌控的訊息數有限,教師應當善加利用這種特性。隨著對事物熟練度的提高,人類所能同時掌握的訊息數也會提高,這是因為這些熟悉的訊息已經處於穩定狀態,大腦只需撥出少許注意力就可以掌握。思考的速度永遠比單一訊息的接收還要快,因此學生坐在舒適安靜的課室中長時間聽取單調的訊息,將導致注意力的轉移,產生無聊或昏昏欲睡的感覺。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當引導學生思考,穿插不同的教學活動,降低無聊或昏昏欲睡的感覺,也達到提升學習的效果。

.

語言認知的應用

  人類對語言訊息的理解以及語言訊息的製造都經過辨識與轉換。人類在理解語言訊息的過程中會將聽覺資料與記憶中的事物比較,試圖辨識說話者所傳達的字彙群與字彙之間的關係,建立句法表徵(syntax representation),最後將句法表徵轉換成訊息。反過來,人類在製造語言訊息時,會將訊息轉換成句法表徵,再將句法表徵與記憶中的事物比較,觸動那些與語意有關的字彙,最後形成句子。教師講話的清晰度、速度以及語氣與聲調的變化都對學生對訊息的理解程度有所影響。教師說話的清晰度關係到學生理解訊息所必須付出的能量,提高說話的清晰度可以降低學生理解的負擔;短期記憶內的訊息經過複習與編碼才會轉變為長期記憶,教師在傳遞一項訊息後應當給學生一段思考與記憶的時間,幫助學生將短期記憶轉換為長期記憶。例如教師可以透過提問或邀請學生問問題來刺激學生思考與組織新的訊息;教師對語氣與聲調的掌握可以引導學生的注意力。

.

將心比心

  教師對所傳授的知識往往相當熟悉,然而學生卻是初次接觸,教師雖然知覺這種狀態,卻難以評估其間的差距。教師若想要降低這種師生之間的差距,提高學習效果,必須理解學生的思考模式,配合學生的思考歷程。雖然部分教科書在教材的編排上已經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降低理解的難度,但是學生對每個教學單元的理解仍然有待教師的協助。教師在課堂中隨時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並且進行必要的調整與補充,可以確保學生的學習成效。

.

  對認知心理學的基本認識可以幫助教師知其所以然,以致於願意在教學上做調整,造福學生,也讓自己享受教學的樂趣。

從社會學觀點看師生關係與教學效果

.

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

  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一種社會互動過程。一個社會體系通常包含兩個(含)以上的人,這些人彼此有穩定的互動,並且擁有共同的價值理念。教師與一群學生形成一個班級的社會體系。教師與學生的某些特徵對班級社會體系產生較顯著的影響。教師對自身社會地位的認知可能影響其對班級教育的熱誠。班級是一個小社會,教師在班級中可能同時扮演教練、諮商師、裁判、朋友等多種角色,教師對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的看法顯然會影響其實際的教學行為,錯誤的角色扮演可能導致低成效的教學。學生的家庭社經背景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教師忽視學生社經背景的差異,可能對弱勢學生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應用班級的次級文化的正面影響力,降低班級次級文化對教學的負面影響則可能提升教學的成效。

.

師生關係

  教師對師生關係的看法影響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學生所處的環境則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教學方法的思想根源與教育的基本理念有著密切的關係。教師對自己的社會地位及在班級中的角色之認知,影響教師對師生關係的看法;學生家庭的社經背景與所處的次級文化則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教師對師生關係有正確的看法才可能選用合宜的教學方法。教師了解學生家庭的社經背景有助於進行個別輔導。教師了解班級所處的次級文化有助於引導班級次級文化往積極面發展,提高班級教學效果。

.

總體面及個體面的交互作用

  從總體面及個體面對社會體系的影響來看,「制度」與「個人」影響班級的目標行為。制度包含有形的班級規範與無形的同儕影響力;個人則是指個別需求與個人在團體中的角色期望。師生關係就在「制度」與「個人」的雙重因素影響下形成。有形的班級規範通常由教師訂定,部分呈現在課綱上,表達教師對班級的部分期望;無形的同儕影響力則是班級次級文化的具體表現。個人在班級裡有被同儕接納與獲得學習成就的需要,此外,個人角色牽涉到人我之間的關係,也包含他人對自己之行為模式的期望。教師通常期望學生遵守秩序,認真向學;學生則期望老師和藹可親,耐心指導。教師與學生對於自己的所應當表現的行為都有自己的積極看法。如果師生對自己之行為的積極看法與對彼此之間的期望都能和諧一致,應可能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與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然而確保學習成效的積極做法仍然有賴教師選擇合宜的教學法,敞開自己,允許團體中適度的緊張關係,願意與學生共同修定合理的班級規範,營造有益的班級文化。

.

教師的積極作為可以改善師生關係,提高學習效果,何樂而不為!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教師的創新動機與創意來源

  教學是一種技術與藝術。教師可以透過方法與技術,研擬教學計劃與活動步驟。然而人的活動並非機械式的,環境與人的思考隨時影響教學情境,教師體察環境的變化與學生的思考活動,機動變換教學方式,是一種藝術的表現。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系統

  每個人的自然行為顯示其內心深處的基本看法與假設,這就是個人的哲學傾向。個人的哲學傾向有時候甚至當事人也不自知。例如美國研究人員訪問白種人,詢問是否贊同種族平等以及白人與黑人通婚,受訪者往往毫不猶豫地贊同。然而,問及是否願意讓自己的兒女與黑人通婚,許多人卻又不同意。這種現象反映出個人內心的真實傾向與附和社會標準所呈現的表面傾向可能不同。教師對教學的看法何嘗不是如此。教師對於教學的看法可能傾向和諧理論(consensus theory)或衝突理論(confict theory)。和諧理論主張師生關係應保持和諧,在共識下進行班級活動;衝突理論則認為師生關係本身是對立的,教師應當有效控制學生。以管理類課程為例,教師都知道應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批判的能力,但是仍有許多教師採行一慣的講授法,讓學生完全聽講,其原因可能是教師受到衝突理論的影響而不自知,咸認為講授法是最普及與最好控制的教學法。除了導因於行政與研究負擔之外,教師對於教育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也是固守講授法的因素之一。

  

調整思考系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

  教學的原理可以從哲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等角度去探討。就哲學的角度來看,教學必須有目的(目的性) 、有方法(釋明性)、有回饋(覺知性)。教學必須是具教育性的(教人學好),不可背離真善美的目的;其次、教學的途徑與方法是多元且並用的,目的在追求學習的有效性,任何可以引導學習效果的認知方法或歷程都可以做為教學的方法;最後、教學應當同時重視學習歷程與最終成效,在過程中評估學習效果,確保學習的達成。整體而言,教學應當有一個正向的目的,例如教導學生情緒管理;教師根據教學的目的選擇幾種教學方法,例如角色扮演、分組討論、講授示範、心得發表等,務要因應所傳授之知識的特性,達成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顧及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學習意願,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教學的內容與方法,確保學習的效果。

老師可以過得更快樂

  適當的教學法可以同時滿足教學的目的性、釋明性與覺知性。教師在明瞭基本教育理論的前提下,可以進一步探究各種教學法的優缺點與功能,依照自己所傳授的知識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教學法。教師研習基本的教育理論,目的在知其所以然,才能夠真正調整自己內心深處的基本看法與假設,以致於產生創新的動機與行為。教師學習與熟悉各種教學法則可以因應自己所傳授的知識的特殊性,產生創意的教學法。版主將繼續探討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並且與您分享。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大學教授是這樣當的嗎?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  
  四十歲那一年,為了實現夢想,我辭去高階主管的職位,進入一個中字輩等級的國立大學攻讀企管博士,過去所累積的資歷幾乎一切歸零。經歷六年的苦讀,終於熬畢業了。然而一出校門找教職工作,就遇到金融海嘯後高等教育人才過剩的現象。我申請了十幾家大學的教職,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閉門羹後,我逐漸降低自己的期望。從國立大學轉向私立大學,最後我落腳在一所東部的私立學院。

就要當老師了,心中卻有點慌
  正規的師範教育為中小學準教師們編排教育課程,期使準教師們具備傳道、授業與解惑的基本知識與能力,然而為高等教育所培養的各領域之博士卻不必修習這類課程,一畢業就前往高等學府執教。這種現象似乎假設新科博士經歷長期的學習(從幼稚園到博士班),已經自動產生教學的能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固然熟知我的專業知識,但是對於教育卻一無所知。除非我將「教育」視為市井小學,或是狠心地照本宣科,透過自我慛眠,告訴自己,別人也都是這樣過的(未必如此),否則我無法對自己交代。

自覺
  如果忽略非正規教育,我一生共有二十四年當全職學生,體驗過許多老師的不同教學方式。無論在哪一個階段,我清楚記得某些老師的某些教學方式對我產生終生難忘的影響。因此,我深知「教育」是一門重要的學問,是一個教育家必備的重要知能。

  在各種職能訓練中,醫師的養成最嚴謹,這是因為醫師所從事的職業攸關生命,所以在台灣必須經過七年的學習(有些國家更久),並且經歷見習、實習、住院醫師等一系列的訓練,最後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高等教育所從事的是建造「人」的工作,人具有靈性、智慧與思考能力,人的心理與思考機制之複雜程度不亞於人體本身的機制,教學活動直接介入極其抽象與多樣化的理性思考活動,面對這樣複雜的工程,高等教育從業者不也應該接受更嚴謹的「教學」訓練嗎?就因為教育失敗在短期內無法察覺或因為沒有立即性的人身危險而被忽視了!

自力救濟
  這個暑假(2010)過後我即將展開教學生涯,除了過去當學生的經驗,以及在自己所就讀的大學兼過幾門課之外,我對教育毫無所知。我想透過自修的方式訓練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學知能。經過一翻的搜尋,我找到一本很棒的書,「教學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1990,五南出版),這本書提供我許多有關教育的學理與方法,並且帶給我許多啟發。相較於教育學院的學生,我們這種經歷的人對於書中的抽象概念更能理解。然而,畢竟自修學習有一定的局限性或盲點,我想在往後的日誌中分享我的學習,也提出我的疑問,請求諸位先進或同好給我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