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從社會學觀點看師生關係與教學效果

.

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

  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一種社會互動過程。一個社會體系通常包含兩個(含)以上的人,這些人彼此有穩定的互動,並且擁有共同的價值理念。教師與一群學生形成一個班級的社會體系。教師與學生的某些特徵對班級社會體系產生較顯著的影響。教師對自身社會地位的認知可能影響其對班級教育的熱誠。班級是一個小社會,教師在班級中可能同時扮演教練、諮商師、裁判、朋友等多種角色,教師對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的看法顯然會影響其實際的教學行為,錯誤的角色扮演可能導致低成效的教學。學生的家庭社經背景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教師忽視學生社經背景的差異,可能對弱勢學生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應用班級的次級文化的正面影響力,降低班級次級文化對教學的負面影響則可能提升教學的成效。

.

師生關係

  教師對師生關係的看法影響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學生所處的環境則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教學方法的思想根源與教育的基本理念有著密切的關係。教師對自己的社會地位及在班級中的角色之認知,影響教師對師生關係的看法;學生家庭的社經背景與所處的次級文化則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教師對師生關係有正確的看法才可能選用合宜的教學方法。教師了解學生家庭的社經背景有助於進行個別輔導。教師了解班級所處的次級文化有助於引導班級次級文化往積極面發展,提高班級教學效果。

.

總體面及個體面的交互作用

  從總體面及個體面對社會體系的影響來看,「制度」與「個人」影響班級的目標行為。制度包含有形的班級規範與無形的同儕影響力;個人則是指個別需求與個人在團體中的角色期望。師生關係就在「制度」與「個人」的雙重因素影響下形成。有形的班級規範通常由教師訂定,部分呈現在課綱上,表達教師對班級的部分期望;無形的同儕影響力則是班級次級文化的具體表現。個人在班級裡有被同儕接納與獲得學習成就的需要,此外,個人角色牽涉到人我之間的關係,也包含他人對自己之行為模式的期望。教師通常期望學生遵守秩序,認真向學;學生則期望老師和藹可親,耐心指導。教師與學生對於自己的所應當表現的行為都有自己的積極看法。如果師生對自己之行為的積極看法與對彼此之間的期望都能和諧一致,應可能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與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然而確保學習成效的積極做法仍然有賴教師選擇合宜的教學法,敞開自己,允許團體中適度的緊張關係,願意與學生共同修定合理的班級規範,營造有益的班級文化。

.

教師的積極作為可以改善師生關係,提高學習效果,何樂而不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